中国金鱼养殖基地地 址:河南省镇平县侯集镇向寨村
联系人:席庆才
手 机:13598259755
13569251865
QQ:604005412 790861850
Email:chenjunyi618@163.com/

企业动态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企业动态

冬春季温室内金鱼的鱼病防治

作者:中国金鱼 日期:2014/3/7 9:17:46 浏览次数:1719 标签:金鱼

  随着冬季的来临,我国北方地区的金鱼养殖开始向温室内转移。由于温室内外水温相差太大,容易引起鱼病发生。室外水温接近0℃金鱼处于“半僵化”状态,转移到温室之后,保温性好的温室内水温约保持在10℃-16℃,温室内的金鱼不但摄食活动明显,并且还能够缓慢生长,而此情况下,各种生物病原体在合适温度的水体中也大量繁殖,导致病发。加之冬季温室内鱼池换水不及时,鱼类粪便分解,饵料残余等物质淤泥,淤积物中的营养物质也是病原菌的良好培养基。一些无机物还能促进病原细菌毒力的增强,淤积物越多,疾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。 结合以往养殖经验,探讨一下冬季温室内金鱼的一些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。

  一、竖鳞病

  1、症状病鱼体表粗糙,部分或全部鳞片竖起,鳞片基部水肿,有半透明或含血的渗出液,有的还伴有鳍基充血,皮肤充血,类似珍珠鳞外形,病鱼常沉在水底,最后是衰竭而亡。

  2、病原体水型点状假单细胞菌。

  3、防治方法:

  a、秋季追肥工作要加强,越冬前使金鱼达到一定肥满度,增强抵抗力。

  b、可在人工饲料中加入维生素E,以每千克鱼体重每天用0.03-0.06克为标准,可有效预防此类疾病发生。

  c、病鱼可用2-2.5ppm浓度的红霉素浸洗鱼体40-60分钟,每天浸洗一次,可持续多天,直到病情好转,或每千克水中用3-5克食盐浸洗也有不错的效果。

  d、全池泼洒呋喃唑酮或呋喃西林,浓度为2ppm,半个月后再用同样浓度全池遍洒一次。

  二、 水霉病

  1、症状病鱼体表或鳍条上有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菌丝,严重时菌丝厚而密,鱼体游动迟缓,食欲减退,最终死亡。鱼患此病的原因重要是由于捕捞、搬运时操作不慎擦伤皮肤或因水温过低冻伤皮肤,以致水霉的动孢子入侵伤口。水温15℃左右,3-5天即可长成错综交叉的菌丝体,有时寄生虫破坏鳃和体表后也可感染水霉病。

  2、病原体寄生水霉,同丝水霉。

  3、防治方法:

  a、加强饲养管理,规范操作,避免鱼体受伤,越冬前用药物杀灭寄生虫,可有效地预防水霉病。

  b、用0.2ppm浓度的孔雀石绿全池泼洒,连续3天效果也很理想。

  三、白点病(小瓜虫病)

  1、症状病鱼体表、鳍条和鳃上均有白点状的胞束,严重时全身布满白点和白色的粘液,鱼体瘦弱,浮于水面不动或游动缓慢。

  2、病原体此病的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,肉眼能见的纤毛原生动物,此病根据小瓜虫身体的形态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两种。

  3、危害和流行情况此病是金鱼常见病,多发病。从鱼苗到亲鱼都有可能患小瓜虫病而大量死亡,小瓜虫繁殖最适宜的水温在15℃-25℃之间,10℃以下28℃以上,虫体停止发育,每年3-5月,11-12月份为小瓜虫的流行期。

  4、防治方法:

  a、加强管理,鱼池换入的新水需经两天以上晾晒。

  b、每立方米水体泼洒0.2克硝酸亚汞,连泼2天可有效杀死小瓜虫。

  c、每立方米水体用鲜辣椒粉0.5克,干姜片0.2克,加水煮开后泼洒也很有效果。

  四、三代虫、指环虫

  1、症状、两种虫病症状相似,发病初期病鱼躁动不安经常狂游或极具侧游,在池壁上擦撞,企图摆脱病原体的侵扰,继而行动缓慢,最终死亡。

  2、病原体三代虫有中型三代虫、秀丽三代虫、细锚三代虫。指环虫常见的有中型指环虫,坏鳃指环虫和弧形指环虫。水温为20℃左右时,虫体大量繁殖。

  3、防治方法:

  a、进入温室前用1%的晶体敌百虫浸泡30分钟左右,或3%的食盐水浸泡10分钟,可杀死虫体而达到预防目的。

  b、遍洒9%的晶体敌百虫,水体浓度为0.4-0.5ppm,连用3天可有效治愈该病。

  c、当水温在10℃-20℃时,可用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病鱼20-30分钟。

  五、车轮虫病

  1、症状病鱼瘦弱,体色教深,常在水中翻转或急速游动,躁动不安,鳃部组织破坏严重,呈浮头状。

  2、病原体病原体有显著车轮虫,常寄生于环形车轮虫、卵形车轮虫,通常寄生在鳃上。

  3、防治方法:

  a、放鱼前彻底消毒,鱼应抽样用显微镜检验,检疫用8ppm浓度的硫酸铜溶液药浴20分钟。

  b、虫体较多时应遍洒硫酸铜,使水体成0.7ppm浓度,连续泼洒3天,效果显著。

  一般冬春季温室内常见的鱼病就以上几种,治病原则一般是先杀虫后灭菌,治疗鱼病时应停食,最多连续泼洒药物不超过3天,连续泼洒后应彻底换水,鱼病预防工作应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中,一旦鱼病发生,即使能治好也可能或多或少有损失,另外广大养殖户在治病过程容易有急躁心理,经常会想药泼下去就马上能治愈,第二天发现还有病情或是发现施药后,病鱼死亡数量增加,便以为施的药没有用,马上加大药物投放量或是换另一种药,这是不对的,其实投药后鱼的死亡数量增加是自然的应多加观察,一般施药后2-3天病鱼死亡数量会增加,若施药后2-3天死亡数量增加,3天后明显减少,则证明该药的施用是正确的,若3天后病情未见好转,或死亡数量继续增加则应将病鱼拿到鱼病检验检疫机构去检查,最好是在确诊后对症下药,以防止施错药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。